又一年了哇。祝我生日快乐。
再见,2022
本来早就打算写的总结,但是29号突然接到顾老师的微信电话,让我改下图,于是竟拖到了现在。期间我交了几次又循他的意见改了几版。我想,他本还想让我接着改的(我也知道图尚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我实在改不动了,便说,“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是后面改起来真有点麻烦了 🥲 我还是就这样出一版图传到ZAP上吧 🥲 ”。等了三个小时,终于等到令人如释重负的消息弹窗:“好的”。
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好多事情也是如此。尤其是城规专业,改图实在是一件家常便饭的事,我已经记不清大一有多少次在周日和周四上课前的夜晚对着电脑和白纸苦思冥想,画了多少版方案,然后在课上被毙掉,一切从零开始。老师总是客气的,他们说,“我觉得这样……可以更好”,或者“这样……不太能表现……”,甚至“你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不断推倒重来是让人崩溃的,老师们似是而非的口吻既温柔又锋利,叫人没法不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问题。
20世纪中后期北京与平壤的城市简单比较研究
摘 要: 北京与平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城市,在城市的各方面都有值得对比研究之处。本文由北京和平壤的历史形成开始,从规划思想、城市体系、城市交通、内部地域结构、城市与自然地理、城市的典型建筑和典型景观等方面比较研究了20世纪中后期两座城市在规划和发展上的共同点和区别,并简单探讨了这段时期的城市发展对现今这两座城市的影响。
关键词: 北京;平壤;城市规划;社会主义;城市布局;空间结构;花园城市;
一些美术作业
中国现代城市起步的见证——评《重建中国》
本人在《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课程中为《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 (1949-1979) 》撰写的书评,供参考。
“现代意义的城市规划学,是工业革命后城市高速发展,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后产生的。”(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251页)在辛亥革命之前,除了历朝历代的都城、交通枢纽城市和鸦片战争以来被强迫开放的城市外,中国广阔的大地上似乎布满着只能被称为“农村”的聚居点,象征着发展与进步的大城市屈指可数。而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主要的规划与建筑又集中在上海南京等南方沿海城市,“多是个别地、分散地进行的”(《中国城市建设史》,381页),且“对旧城的改造规划未进行实际的工作。”(《中国城市建设史》,382页)然而,比新中国迟出生50多年的我,一睁眼就可以见到一个新兴而生气勃勃城市——温岭;不算因战争纷飞建设停滞的三四十年代,新中国成立短短的50年来,中国的城市面貌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遍地的中层小区、各种宏伟的大厦、沿街熙熙攘攘的商铺……而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呢?
因为没有亲身的经历,我一直很好奇一个城市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尤其是中国沿海城市三四十年间如雨后春笋般产生的过程。这段历史很有特色而值得研究,而在各种书上我却都只能读到一段满是百分比的概括,诸如“快速起步阶段”“波动阶段”之类,不仅枯燥也没法走进我的记忆。华揽洪先生的《重建中国》却重新唤醒了我对历史的无限遐想,作为一位亲身参与了1949年到1979年的规划工作的建筑师对自己工作的描述与总结,这本书娓娓道来从1949年到1979年的中国城市发展规划史,还贴以时代背景,简述了新中国历次运动在这些领域造成的影响。“重建”一词正体现出这段时期的重要意义。
华揽洪先生一生对建筑、对城市建设艺术都充满献身精神。在巴黎获得建筑师文凭后,1945年,他在马赛创办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并主持了一系列建筑项目和规划项目。1951年,他回到中国,被聘为都市计划委员会第二总建筑师,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在中国工作的26年间,他亲身参与了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做出了北京儿童医院、幸福村、华氏立交桥、北京市总体规划甲方案等等重要的设计,还为新中国设计出一系列预置构建的和标准户型,这也为本书提供了浩博的素材依据。退休回法后他还被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了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令人遗憾的是,华揽洪先生已于2012年在法国逝世。《重建中国》最初于1981 年用法文写成,在法国出版,2006年翻译后由三联书店出版,但已然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规划的历史必读书之一。
混音
基础篇
音乐的听觉
音乐频率的划分
频段 | 频率 |
---|---|
超低频 | 20Hz ~ 80Hz |
低频 | 80Hz ~ 250Hz |
中低频 | 250Hz ~ 800Hz |
中频 | 800Hz ~ 2500Hz |
中高频 | 2500Hz ~ 5000Hz |
高频 | 5000Hz ~ 8000Hz |
超高频 | 8000Hz ~ 12000Hz |
极高频 | 12000Hz ~ 16000Hz |
空气声 | 16000Hz+ |
QQ变更声明
因本人操作不慎,腾讯将我原来的QQ账号(2570358726)永久冻结。经过几次申诉均无效。封号原因不便多说。个人坚持认为是腾讯僭越管理职能封号,本人所作所为合理合法。
如需要QQ联系请加新账号(不放了,盲猜我会来加你),或请添加我微信账号。
如需验证本人身份,可拨打电话等。若您没有本人电话,询问问题也是合理的。
Typora伪装LaTeX中文样式主题简介
前往GitHub地址给我一个Star呀!谢谢!可以的话来参与测试呀!
本项目的初衷是为了简化中国大陆本科生小型通识课论文(或实验报告)撰写的负担。这里基本采用了浙江大学要求的格式(字体较小,页边距较小),但大部分同学都可以自行在css中修改适合自己学校的格式。
markdown的轻量化特性,使您可以专注于论文内容而不用担心格式。书写时仅通过简单的标记,并通过替换样例模板中的个人信息,您就可以输出媲美卷王由\(\LaTeX\)排版的精美论文与报告。
这是一个Typora的markdown主题样式,该主题理论上适用于所有平台,CSS也适用于部分其他编辑器。macOS和Windows中的个别特性可能不同。
预览
(较完整的论文预览见这里: 😀):
code | light mode | dark mode | |
---|---|---|---|
封面,摘要和关键词 | – | ![]() |
![]() |
预览模式 | – | ![]() |
![]() |
编辑模式 | – | ![]() |
![]() |
层级标题 | ![]() |
![]() |
![]() |
表格 | ![]() |
![]() |
![]() |
项目列表 | ![]() |
![]() |
![]() |
代码块 | ![]() |
![]() |
![]() |
Mermaid | ![]() |
![]() |
![]() |
公式 | ![]() |
![]() |
![]() |
把markdown伪装成LaTeX
今日见该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357096043,就拿源码玩起来了,彻底忘了自己还有微积分和美术作业。
作者是个好人。我现在才发现\(\LaTeX\)的精髓是它的字体_(:з」∠)_。
反正就这样吧,花了一天自己改成了适合浙大的模板,加了好多改了好多,效果大概这样:
里面的文章是我自己上学期的作业从word里贴进去的,很多图丢了,我有些也就胡乱粘贴到某些地方,没仔细看格式,主要是图能把各种样式感受感受,我也删了一整节的内容等等。具体内容不重要orz。后面是在原作者的markdown里面改的。(再次感谢原作者)
名片设计作业说明文档
把我上课作业拿过来看看效果。导出时用的 300 ppi,说不定会加载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