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译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翻《古文观止》的时候,看到王世贞此文,惊叹不已,便想到试着译成现代汉语。译稿如下: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称道,我却不敢认同。
秦拿十五座的假名头来敲诈赵国的和氏璧,只是想要拿到玉而已,并不是觊觎赵国的土地。赵国要是知道秦国的打算就该给它,要是不知道就不给,或是知道但害怕不给不行就给它;知道又不害怕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可赵国怎么又害怕还要挑斗秦发怒呢?
再说,要是秦想要玉,赵国不给,那么两方都无过错。送给了玉璧秦却不交城,是秦理亏;秦国给了城池而赵国却又把玉璧拿回去,是赵理亏。要想让秦理屈,不如放弃玉璧;又不想放弃玉璧,就不如干脆不给。话说当时秦王在国纸上标出了城池,又大宴宾客,斋戒五日,那样的势头是不得不交城的。如果送出玉璧而不给城,蔺相如就可以说:“我本来就想到大王不会把城池交给我国的。和氏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那十五座城池却是秦国的宝贝。如今大王要是因为一块玉璧的缘故就送掉了十五座城池,里面的百姓都会哀怨大王说‘怎么就如草戒一样把我们抛弃呢?’(那么大王是没法拿城池换壁的。)大王不给许诺的城池而抢走了赵国的玉璧,因为一块玉而失信于天下,我现在就请求立即在贵国就死(自杀,如撞阶/柱),好让天下明白大王之失信!(大王又不能拿玉璧换信义。)”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如此玉璧可归赵国,秦却不会有理。)现在又何苦让仆人把玉璧藏在怀里逃走,反而叫秦国有理了?那时秦国还是不想于赵国绝交的。要是秦王发怒,一下子杀了蔺相如,让大将武安君(白起)率领十万精兵压境赵国国都邯郸,一齐声讨玉璧和信义,首先相如被弄死不说,一旦胜利,玉璧还是要落到秦国手中。
所以我说,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全是上天保佑的。倒是他斗劲渑池,柔化廉颇,比这事处理得妙了不知多少。最终完璧归赵的成功,还是上天本来想保全他啊!
二零一七年三月初稿
五月校稿
附一、原文: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寶也;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於巿,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若而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附二、[清]吴楚材、吴调侯评文:
相如完璧归赵一节,至今凛凛有生气,故无待后人之訾议也。然怀璧归赵之后,相如得以无恙,赵国得以免祸者,直一时之侥幸耳。故中间特设出一段中正之论,以为千古人臣保国保身万全之策,勿得视为迂谈,而忽之也。